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晨报0623 | 电新、环保、中国电建、洁美科技

  【新能源新能源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一)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过程中,材料和相关电池企业都将充分受益:1)电池企业:目前来看国内上市公司层面宁德时代进展较快,同时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两家依靠校企合作的企业也同样取得不错进展;2)材料层面一方面是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使得铝箔使用量翻倍,以及正极方面看好布局金属层状氧化物的材料企业。推荐宁德时代、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贝特瑞、容百科技,受益标的:华阳股份、浙江医药、多氟多。

  有效补充,部分替代。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不及锂离子电池,决定其难以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而应是作为后者的补充和延拓,在一些特殊应用条件下实现部分替代,同时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应根据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特性,重点关注其在具体细分赛道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前瞻布局,综合评价。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较多,孰优孰劣尚无定论,需要以前瞻视角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认为,核心考察指标是安全性和低成本。当前,对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测试实验为电芯层面,结果显示安全性较高,但实际运行后的安全性则亟待观察。其次,在评估成本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技术成熟度、产品良率和一致性等因素,不能局限于BOM口径的理论低成本。

  利好上游,转型升级。当前钠离子电池技术不完美,还在持续不断发展,所用的材料体系也并非最终标准,需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动向,例如水系钠离子电池、固态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

  风险提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产业链形成不及预期、实用安全性不及预期、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的威胁等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新能源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一)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环保甲烷减排再提速,催生治理新需求

  事件:

  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MEF)领导人会议召开。

  点评:

  首次提出全球甲烷承诺能源路径,强化甲烷排放以及治理情况监测。1)2021年9月,美国与欧盟共同提出《全球甲烷减排承诺》,目标在2030年较2020年减少30%的甲烷排放量,111个国家与组织已签署该项承诺。2)2022年6月,MEF领导人会议上,美国、欧盟以及11个国家首次提出全球甲烷承诺能源路径,将提供950万美元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甲烷监测机构(IMEO)加强能源领域的甲烷排放以及治理情况监测。

  全球甲烷监测数据加速统一,排放量透明化加快各国甲烷减排的顶层设计。1)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21年全球甲烷测量报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口径全球甲烷年排放量差值达1.5亿吨,甲烷排放量两种口径的测量值差异较大。2)为保障全球甲烷排放数据的准确性,联合国环境署牵头于2021年10月设立IMEO,作为独立机构统计全球甲烷人为排放量。IMEO整合全口径的测量数据,形成颗粒度更细、时效性更高的全球甲烷排放数据库。3)本次MEF领导人会议,IMEO表示将与合作方在联合国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 27)召开前,开启甲烷排放卫星监测预警响应系统的一期项目。随着全球甲烷监测步伐加速,甲烷排放量透明化有望加快推进各国开展甲烷减排顶层设计,催生甲烷人为排放源的治理需求。

  我国将制定甲烷国家行动计划,固废以及水体治理甲烷减排潜力较大。1)2021年11月,中美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我国表示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本次MEF会议上,我国提出将制定甲烷国家行动计划。2)根据UNEP,我国为全球垃圾填埋甲烷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而管控垃圾填埋及废弃物处置为主要人为排放源中相对较经济的减排方式。同时,水库底泥厌氧发酵以及藻类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大量甲烷排放。我们认为,我国将重点围绕管控垃圾填埋以及水体底泥治理实现甲烷减排。

  投资建议:甲烷监测步伐加速,催生甲烷减排治理需求,垃圾填埋与湖库底泥治理将是我国减排的重点方向。推荐:1)垃圾填埋比例有望进一步降低,垃圾焚烧发电渗透率将提升。推荐垃圾焚烧龙头公司三峰环境、瀚蓝环境、光大环境、中国天楹、绿色动力、伟明环保、旺能环境、高能环境与上海环境,填埋气发电龙头百川畅银为受益标的。2)推荐具备柔性清淤技术的水环境治理龙头德林海,碧水源、博世科为受益标的。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甲烷减排再提速,催生治理新需求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中国电建(601669):5月新签增84%超预期,新能源EPC业绩有望提速

  中国电建发布《2022年1月至5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评论:

  5月新签增84%(4月增121%)超预期。1)前5月新签3863亿同增29%(前4月增速23%),两年复合增速26%。5月新签525亿同增84%(4月增速121%),两年复合增速0%。2)其中能源电力1364亿占比35%,水资源与环境1068亿占比28%,基础设施1377亿占比36%。3)其中境内3288亿元(+36.08%)占比85%,境外574亿元(+0.47%)占比15%。4)新签12亿法库县150MW风电项目、12亿越南100MW陆上风电项目。

  存量订单增32%高于Q1营收6%增速,剥离地产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1)2021年末存量合同3.3倍于收入,业绩具备较强保障。2)2021年Q2-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7/7%低基数,22Q1增速5%开始提速,预期施工旺季基建投资发力,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加速。3)中国电建49亿出售体内剩余地产业务,产生15.6亿元溢价。4月完成以247亿元地产资产(20年权益净利润1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17.7亿)置换电建集团电网辅业246亿(20年权益净利润18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0.2亿)4)拟定增150亿元用于城际铁路、海上风电工程、投资抽水蓄能等。

  十四五装机或新增50GW翻三倍,全球最大新能源EPC具高成长持续性。1)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审查等职责。2)具投资/设计/施工/运营/装备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水电(抽水蓄能)国内大型项目规划设计80%/施工65%、全球50%,国内风电设计65%/海上风电70%,国内光伏(BIPV)设计65%、EPC全球第一。全球最大风电辅机制造商。3)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2022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超过10GW,抽水蓄能5GW.十四五规划或新增50GW。

  稳增长政策应出尽出,预期基建投资加速。1)5月狭义基建投资增7.2%环比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水利增11.3%环比回落5.1个百分点,电力等增7.8%环比加快5.5个百分点。前5月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6.1%,总投资增长23.3%,到位资金增长18.4%。2)国常会再次要求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3)维持预测22-24年EPS为0.72/0.88/1.06元增速28/22/20%,维持目标价14.39元对应22年20倍PE.中国电建PB为1.30倍(宁德时代PB13.9倍、隆基绿能PB9.2倍、三峡能源PB2.6倍)。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紧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中国电建(601669):5月新签增84%超预期,新能源EPC业绩有望提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子洁美科技(002859):立足载带优势,开拓离型膜第二成长曲线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测2022-2024年的EPS为0.84元、1.59元、2.18元,综合PE和PB估值方法,并基于审慎性原则,给与公司目标价33.39元,对应2023年21倍PE;

  纸质载带全球龙头,短期需求波动不改长期上行趋势。公司是纸质载带行业的全球龙头。纸质载带比较重要的下游包括MLCC等被动元器件。MLCC在电动汽车、5G基站、高端手机、物联网等领域的用量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下游客户纷纷扩产,因此纸质载带的需求增长逻辑较为清晰,短期的库存需求波动不改纸质载带业务的长期上行空间。除纸质载带之外,公司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的塑料载带业务开展顺利,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等行业需求,公司塑料载带业务稳健增长。

  离型膜业务迎来拐点,拥抱百亿市场替代空间。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过300亿元。公司基于载带业务良好的客户基础,深耕离型膜业务多年。目前新建了基膜产线,突破了之前遇到的各项问题,目前处于放量的拐点。未来公司MLCC离型膜业务有望受益于当前的客户基础、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大客户的产品放量等多种因素,打开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催化剂:使用自产基膜的离型膜放量、大客户进展突破。

  风险提示:纸浆价格持续上行风险、MLCC行业需求周期性波动、PET材料价格上行风险。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