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晨报0630 | 建筑、煤炭、通信、虹软科技、农业、军工

今日重点推荐

  【建筑基建央企估值未反映业绩超预期弹性和持续性

  建筑央企年内业绩具备弹性。(1)复盘历史稳增长行情,基建投资提速往往能够提振建筑央企业绩。5月基建投资增7.2%、环比4月加快4.2pct.预期基建投资全年增8.5%以上,央企年内业绩超预期。(2)在手订单保障营收超预期,专项债等资金加速到位,催化在手订单转化为收入。(3)22Q1建筑央企新签增18%(建筑业2%)加速。中国电建5月增84%。中国中铁股权激励Q1利润增17%订单增85%。(4)部分基建央企21年Q2-Q3业绩为负,低基数。中国电建21Q2-Q4增速-4/-7/7%。中国中铁21Q2-Q4为-19/15/1%。(5)财政货币发力财务费用下降,预期PPI下行毛利率提升。

  建筑央企业绩具备中长期持续性。(1)建筑央企在建筑行业新签订单的占比从2014年26%提升至2021超39%,建筑央企的资金、管理等竞争优势逐渐凸显,市场份额提升获取超越行业的增长。(2)基建从传统“铁公基”拓展到数字化新基建领域,地产业务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带来新的增量。(3)一带一路等海外业务市场广阔。中国化学海外业务占比历史近40%目前20%,中国电建目前占比15%提升空间大。(4)商业模式转型,中国电建从工程承包商转型为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的综合开发商。中国化学发力高端化工新材料,“卡脖子”技术己二腈产品投产在即。

  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21年减值计提充分资产质量提升,财政货币宽松下22年央企现金流有望加速改善。(1) 21年央企共计提减值490亿(+48%),占归母净利润33%(+7.8pct),减值计提增加压实资产质量,计提后地产应收款等敞口有望充分覆盖,且21年减值占利润总额19%处历史高位,22年财政货币宽松减值下降可能性大。(2) 21年建筑央企经营现金流净流入518亿(上年同期1910亿),经营净现金流/归母净利69%降143pct,经营现金流恶化因会计准则调整等,22年影响将会减弱。历史货币宽松下央企现金流好转,稳增长政策下22年央企现金流有望加速改善。

  推荐中国电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国建筑/中国中冶。(1)中国电建全球最大新能源EPC,5月新签增84%/在手订单3.3倍增32%, 150亿定增新能源电力投运,十四五或新增50GW装机翻三倍,PB1.27倍(三峡能源2.52倍)。(2)中国中铁Q1订单增85%/在手订单4.4倍增29%,21年Q2净利增-19%低基数,PE4.7倍/PB0.6倍。(3)中国交建在手订单4.6倍增7%,试点REITs已上市。(4)中国铁建在手订单4.3倍增14%,3.6PE/ 0.5PB是最低估值基建龙头。(5)中国化学前5月营收增38%,新签增59%,等待己二腈达产的盈利弹性。(6)中国建筑在手订单3.4倍增17%,PE4倍/PB0.7倍。(7)中国中冶在手订单3.2倍增37%。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疫情反复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基建央企估值未反映业绩超预期弹性和持续性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煤炭需求见底将回暖,焦煤维持强盈利

  投资建议:焦煤需求见底将回暖,未来价格将超预期,预计伴随后续焦煤现货价开启反弹、长协价维持高位,企业高盈利持续,当前焦煤股在煤炭板块内部估值偏低,存在较大修复空间。推荐: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上海能源、盘江股份、首钢资源、潞安环能。

  需求预期短暂落空,焦煤板块经历回调。受疫情及梅雨季节影响,市场期待的稳增长政策拉动黑色产业链需求迟迟未至,需求弱势,焦炭第一轮提降300元/吨全面落地,近日焦煤现货价也出现100-200元/吨降幅。预期落空下,市场担忧弱需求下高价格难以持续,企业盈利或下滑,焦煤期货、股票均出现较大回调:1)自6月9日至24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最高从2959元/吨最低下跌至2223元/吨;2)6月15日至6月28日,焦煤股大幅调整,其中上海能源-18.3%、山西焦煤-16.7%、平煤股份-15.9%,而同期煤炭板块仅下跌6.2%。

  政策已见成效,需求见底将回暖。1)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及疫情缓和,地产产业链触底回暖:一方面,截至6月27日,全国30城地产销售数据同比降幅收窄至-11%,4月、5月同比分别大幅下降54%、48%,环比5月同期大幅增长79%;另一方面,本周一、二全国重点建筑钢材成交量分别为19.09、17.27万吨,上周均值为15.47万吨。2)5-6月,南方地区强降雨影响建设施工,近期雨水普遍减少,预计极端天气过后开工将启动,需求有保障。3)宏观预期好转,稳增长政策发力。4)5月社融数据超预期,预计6月进一步增加:5月社融新增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主要由于疫情缓和下信贷需求修复,及政府债重新放量达到万亿级别。6月天量政府债放量正在路上,社融增速可能上冲至年内高点,稳增长政策正在快马加鞭落地中。5)6月28日下午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短期市场已触底,市场恢复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地产产业链触底,未来黑色系需求将有明显支撑。

  焦煤期货率先反弹,预计后续现货价格也将开启反弹,长协价维持高位。需求预期回暖下,焦煤期货率先开启反弹,6.27-6.28日累计涨幅高达10%。当前,下游焦化厂、钢厂的焦煤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截至6.27日,焦化厂、钢厂焦煤库存分别为287.5、570.9万吨,同比下降22%、9%,预计需求回暖后焦煤现货价格也将开启反弹。此外,需求预期回暖下,我们判断主要焦煤公司三季度长协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企业高盈利持续。

  风险提示:焦煤进口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需求见底将回暖,焦煤维持强盈利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通信传统领域深蹲起跳,汽车和新能源的第二曲线

  智能终端的“大脑”,市场空间广阔:

  智能化加速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方面推动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上升和应用领域拓宽,另一方面促使智能控制器功能不断丰富和产品价值量不断提升。随着终端产品趋向复杂化、个性化,下游厂商对研发能力、质量保障及交付速度的要求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外包趋势明显,国内厂商深度受益。

  下游传统应用场景深蹲起跳,布局汽车和新能源第二曲线:

  智能控制器下游细分市场众多,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为两大传统主要应用领域,疫情和原材料上涨的负面影响逐渐趋缓。头部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动向,向汽车、新能源等多板块布局。

  国内厂商迎来发展机遇,智能控制器量价齐升:

  (1)变革一:万物互联、智能化趋势浪潮,智能控制器量价提升;(2)变革二: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智能终端品类不断增多;(3)变革三:智能控制器专业性升级,外包成为趋势;(4)变革四:国内供应商可实现快速响应、快速交付;(5)龙头厂商供不应求,募资能力强,积极扩产;(6)变革六:打造物联网平台,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重点推荐公司:和而泰、拓邦股份。

  投资建议:推荐标的为和而泰、拓邦股份,受益标的为振邦智能、朗特智能、朗科智能、贝仕达克。

  风险提示:供应链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传统领域深蹲起跳,汽车和新能源的第二曲线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计算机虹软科技(688088):机器视觉王者,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最核心标的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为手机拍摄算法全球领导者,车载视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维持预测2022年归母净利2.04亿元,EPS0.50元。公司官微宣布公司是理想L9车载视觉提供商,上调预测2023/2024年归母净利3.22/4.30亿元(原2.67/3.70亿元),增速58%/33%,EPS0.79/1.06元,参考可比公司并考虑公司为自动驾驶算法和机器人算法双龙头,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2023年70倍PE,上调目标价至55.56元(原34.41元),维持增持。

  机器视觉王者,人形机器人核心标的。虹软在机器视觉方面技术储备A股第一,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AI视觉开放平台,已落地场景包括可与用户实时互动的3D虚拟机器人、可实现AI人脸迎宾的服务机器人、可识别不同环境的扫地机器人。特斯拉将于9月将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表示这是2022年最重要的产品开发项目,其地位甚至高于汽车,而任何机器人都离不开环境感知,离不开机器视觉技术的支持。

  理想L9车载视觉供应商,高通平台座舱视觉市占率超过70%。DMS、OMS等座舱视觉模块渗透率不到10%,2022-2023年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虹软是车载视觉真龙头,现有视觉模块超过10个,和国内几乎所有主机厂都有合作,定点数量超50个,预计纯软件单车价值200元。虹软和高通从手机业务就深度合作,公司在高通平台座舱视觉市占率超70%。

  虹软科技将成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时代最耀眼的公司。手机、车载、机器人和AR/VR虽然场景不同,视觉技术却是相通的。虹软通用基础算法研发人员数量占研发人员总数的50%,可以在各场景下复用。

  风险提示:手机拍摄算法迭代大幅放缓、智能座舱落地慢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虹软科技(688088):机器视觉王者,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最核心标的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农业猪价上涨超预期,持续推荐生猪养殖产业链

  生猪:短期因素不改价格趋势,猪价超预期上涨验证产能去化超预期。

  上周猪价、出栏均重均有小幅上涨;根据涌益咨询数据,上周生猪价格为16.88元/kg(上上周16.09元/kg);出栏均重小幅上涨,上周生猪出栏均重在125.56公斤(上上周124.69公斤),大体重猪出栏占比约为6.26%(上上周为5.95%)。

  短期因素不改长期逻辑,猪价超预期上涨验证产能去化超预期;从目前体重、屠宰量数据看行业并没有出现大面积二次育肥及压栏情况,同时目前行业现金流情况等也难以支撑大面积压栏情况,其次5月屠宰场公猪占比为48.6%,并无明显提升,目前行业预期盈利水平并无大量肥转母动力。短期因素不改变总量,只改变时间,目前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足以验证产业事实的去化程度可能比预期的要大很多,最终导致猪价高度高于预期。我们认为3、4季度将会呈现锯齿型波动状态,已有产能去化幅度能够支撑【20+】猪价,5月能繁数据开始转正无需恐慌,一轮中大型猪周期的基础已经奠定。

  动保板块:后周期性属性突出,非瘟疫苗持续催化。

  动保行业后周期性属性突出,受益于下游养殖盈利改善,板块经营拐点即将到来;其次非瘟疫苗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市场有望扩容;长期将受益于养殖规模化率提升、市场化发展等,具有高研发力、强产品力、优营销服务的公司充分受益。

  种植业:景气高位持续有望超预期。

  低库存&需求复苏奠定粮食景气基调,外生事件“锦上添花”。全球来看,主要农产品库消比处于低位,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大背景下,需求处于上行通道,农产品价格高位可期;外生事件(疫情、地缘等)对边际供需均造成影响,景气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虎年荐猪:维荐β机会原则不变,仓位比个股更重要;推荐标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正邦科技、天邦股份、新希望、大北农、天康生物等,受益标的:傲农生物、唐人神等;农产品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受益标的:苏垦农发;长期推荐价值标的:海大集团、圣农发展。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养殖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猪价上涨超预期,持续推荐生猪养殖产业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军工反导实验取得五连胜,中俄军舰绕行日本一周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

  投资主线:1)总装:中航沈飞、中直股份、航天彩虹(受益)、中航西飞(受益);2)分系统:航发动力、中航机电、中航电子、 中航电测、江航装备(受益);3)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紫光国微、鸿远电子、振华科技、火炬电子;4)材料与加工:中航高科、抚顺特钢、中航重机(受益)、菲利华、中简科技(受益)、光威复材、西部超导(受益)、图南股份、航宇科技(受益)。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反导实验取得五连胜,中俄军舰绕行日本一周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