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5G和短视频带来根本性变革 金融科技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动力

  4月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反弹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多重困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全国工商联的最新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七成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虽然融资需求比例逐季增加,但仍有三成的经营者遭遇融资难问题。

  传统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欠缺。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金融科技和传统金融相结合才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动力。金融科技的作用是要赋能传统金融,比如说让传统金融能够应用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甚至区块链技术等。”7月20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在“北大光华-度小满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研讨会”上表示。

  金融科技+传统金融

  通常,行业内用“98765”来形容中小微企业,即中小微企业的总数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他们还提供了80%以上的劳动就业、70%以上的技术创新、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

  然而,中小微企业拿到的融资和他们作为市场主体的身份存在一定差距,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和个人用户相比,贷款的小微企业一般的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下,还包括个体工商户,是真真正正的‘小微’。其实这些小微企业的逾期率是要低的,同时贷款数量也要高一些。因为比起个人贷款,小微企业是经营用钱、是循环的,只有还上才能继续贷。和所谓的超前消费,贷一笔就还不上了,存在非常大的不同。”刘晓蕾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金融科技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的到来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为银行的存款到了科技平台,所以银行负债端的风险更高了,导致其资产端的风险也会更高,所以银行不得不进行更多的风险投资。

  据刘晓蕾介绍,从城市层面的金融科技指数来看,如果用夜间灯光数据来表示经济发展,结果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提高城市灯光的亮度,也就是说促进金融发展水平。比如地级市的金融科技指数,如果从海东市的金融科技水平提升到杭州市的水平,那么该市的灯光量可以增加63.7%。而这个结果在传统银行比较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换句话说,金融科技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要跟传统银行相结合。

  “金融科技和传统金融相结合才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动力。金融科技的作用是要赋能传统金融,比如说让传统金融能够应用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甚至区块链技术等。”刘晓蕾表示。

  以征信报告为例,度小满技术委员会执行主席杨青表示,征信报告中有非常多的关联关系,比如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把这些信息关联起来,挖掘其关系体征,可以提升整体风险识别能力。例如,小微企业之间的股权关系,一旦法人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传导到所投资的子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员工的资金流出现问题。所以通过这种关联关系,能够发现之前发现不了的一些风险类别,从而更好地识别小微企业风险。

  5G和短视频带来根本性变革

  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的必要条件,离不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迭代发展。《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2022)》显示,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金融科技企业的标配。

  度小满CTO许冬亮表示,金融是高度依赖数据决策的行业,所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往往选择从金融行业起步再扩展到其他产业,金融行业是产业智能化的先行者。

  “随着5G的深化和短视频时代的来临,数据的结构和处理量级都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对数据处理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他表示。

  以金融的风控场景为例,可以将深度学习、图计算、多模态识别等技术应用于风控,从文本、行为、多媒体等数据中提取风险变量。以信贷风控依赖的重要基础数据征信报告为例,传统方法在一份征信报告上只能提取几十、几百个风险变量,而将自然语言处理及图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征信报告中的文本数据解读,就已经可以衍生出40多万维风险变量,将信贷风险降低。

  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金融业被列为数字化转型七大重点产业之一。许冬亮认为,目前金融数智化取得的进步还是潜力当中的一小部分,可能只有不到1%。金融数智化转型,将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加速落地。

  展望未来,许冬亮认为金融数智化转型有“五大确定性机会”:第一是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技术支撑的数据安全合规流通共享;第二是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图计算、多模态等技术对于大数据的深入理解和洞察;第三是因果推断、AutoML(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于决策智能的升级;第四是RPA、情感计算、数字人等技术引领的带有温度的智能交互;第五是低代码、云原生等技术带来的数字化研发效率提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