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再扩容 政企联动助力特色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三轮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遴选出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若公示正常,我国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将达到45个。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时期全国集群发展的规划布局正逐渐清晰。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在一系列顶层规划的指导下,不少集群所在地正在进一步明确支持细则,围绕资金支持、个税减免、中小企业培育等进一步出台针对性举措,瞄准千亿级、万亿级的规模打造集群发展新优势。

  同时,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政策鼓励下,诸多企业也开始积极将自身优势融入到特色产业带与集群发展战略之中,持续助力制造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从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向高效运转和价值高端化发展。

  在10月26日举办的 “2022特色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京东自有品牌宣布围绕产业带启动“百大质造工厂计划”,未来三年内,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推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为合作伙伴提供更稳定和长久的供应链服务,助力特色产业带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在论坛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与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特色产业带质造升级趋势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产业带转型面临四点挑战,一是我国传统产业基本属于产品导向,较少关注服务能力的建设;二是消费者以数据化形式参与价值共创,C2M(用户直连制造)等新型创新模式涌现;三是当前产业带缺乏自主品牌,制约价值获取;四是产业带发展具有行业异质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强劲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从多点发力,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例如,要适应新需求,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方向;紧扣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形成供求高效匹配的新机制和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工信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支持国家级集群加强产业链供需对接,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据了解,工信部自去年起开展了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遴选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搭建集群间实力比拼的“赛场”,持续激励集群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完成产值6.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

  10月27日,工信部最新公布了第三轮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继续扩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阵容,遴选出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等20个集群。在集群竞赛带动下,江苏、广东、河南等13个省市也先后出台了支持集群培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性文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表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从“点、线、网”三方面入手。第一,注重集群主体数量和多样性,推动聚变效应发生;第二,增加各类主体之间的联系渠道,包括大中小集群之间的供应链关系、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等;第三,建立集群网络协调机制,形成高度自治、网络化、开放性的组织体系。

  除了先进制造业集群,针对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信部近日还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表示,开展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促进工作,能够加快各种产业资源的流动,放大产业协作效应,从而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下沉高水平服务资源、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为量大面广、千差万别的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各省级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申报工作。

  新型实体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带战略”

  在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看来,当前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大步迈进,传统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面临重塑,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实现价值共创、共享、共生。依托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自有品牌从产业两端发力,赋能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价值链,通过创新、效率、品质等路径全面助力产业带“质”造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介绍,围绕产业合作,京东自有品牌致力和产业带工厂打造一种新型伙伴关系,通过“你做工厂,我做市场”的分工定位,让优秀制造企业专心做生产,其他部分由京东自有品牌来补足和服务。

  首先,京东自有品牌通过C2M模式深度参与产品研发与设计,帮助工厂大幅缩短新品研发周期,提高新品的存活率。其次,京东自有品牌以直连产销的极短链路,助力工厂效率不断提升。第三,京东自有品牌还承诺为合作工厂提供严格的“刚兑”保证,遵循“不退货”、“不延迟付款”、“不让供应商亏钱”的“三不原则”。

  为此,京东自有品牌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未来三年内,京东自有品牌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助推制造业品质升级,加速国内优质产能释放;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产业带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工厂生产成本降低15%、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下降30%,推动产业带供应链进一步降本增效。

  “我们把与工厂的合作从交易模式变成了共生模式,我们愿意在供应商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帮助他们实现能力进阶,也希望工厂伙伴能够快速了解我们的用户需求,和京东自有品牌一起成长。”王笑松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启动会上,京东也针对B端生态发布了“百大产业带扶持计划”,还官宣在今年“双11”将用“工厂店”新模式为中小商家生态进行场域扩容。

  据了解,此次计划覆盖全国267个产业带,涉及约40个一级品类,是京东一次规模最大、覆盖类目最全的产业带招商扶持计划。

  “在招商入驻方面,京东将为产业带商家提供多重激励,比如针对不同品类的新商家,推出技术服务费最高全额返还、阶梯缴纳质保金等优惠。”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招商负责人江键东表示。

  此外,京东全新推出“工厂店”模式,帮助缺乏电商运营能力但却具备源头好货的产业带商家入驻京东,作为上游供应链给其他商家供货,平台扣点低至0.5%。

  正如王笑松所言:“作为一家兼具实体基因和数字能力的新型企业,京东长期坚持‘以实助实’。京东自有品牌现已成为京东链接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的重要桥梁,不断推动优质产能和消费升级正向循环。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携手产业带优质工厂,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助力大国制造向大国质造迈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