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银保监会:在金融领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专家:A股政策面资金面均有支撑

  经济参考报

头版

  全国碳市场将扩容升级千亿规模可期

  作为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实现扩容升级和新一轮规模增长。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建材、有色两个行业或成为第二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而石化和化工行业相关准备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大约有2300家石化和化工企业符合纳入条件。业内预计,按照目前的碳价水平,到碳达峰的2030年,全国碳市场累计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

要闻

  积极财政发力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1月25日,2021年我国财政收支年报正式出炉。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突破20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与此同时,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财政部表示,2022年,将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节前资金谨慎 A股中长期向上趋势不改

  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震荡调整的A股市场令不少投资者有些“无所适从”。1月25日,A股主要指数迎来明显回调,创业板指跌破3000点大关。业内人士指出,对海外风险的担忧以及市场对实体经济增长压力的部分预期共同促使节前资金偏向于谨慎。

  尽管市场气氛较为低迷,但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基本面无忧,中长期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新增长点将不断涌现。未来随着外资持续流入和国内长期资金加速入市,A股市场仍然具备长期向上的动力。

  拟用过半利润分红格力电器官宣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因回购和分红而屡受热议的格力电器近日再现“大手笔”动作。1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一系列公告,其中,公布其“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分红规划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生效。市场人士预计,以格力电器目前业绩增速预估,其未来三年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储能板块回调机构看好未来市场空间

  今年以来,新能源赛道震荡调整,储能板块出现明显回调。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收盘,储能概念指数收跌3.25%,35只成分股中,只有新宙邦小幅上涨1.19%;其余34只均不同程度收跌,易事特、鹏辉能源、盛弘股份等多只个股跌超5%。中长期来看,在我国“双碳”目标指引下,未来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储能将成为重要技术支撑,机构认为储能市场空间增长性明确。

  中国证券报

头版

  银保监会:在金融领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银保监会1月25日消息,日前召开的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强调,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合理增加融资供给。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风险,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坚决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在金融领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加强对股东的穿透式监管,严防银行保险资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杆”。

要闻

  商务部拟实施四项行动提高外贸竞争力

  今年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路线图明确。1月25日,商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商务部将实施四项行动提高外贸竞争力。此外,商务部将在六方面发力,加大今年吸收外资力度。

  一线城市节前房地产市场实探上海升温北深广销售平淡

  记者近日调研四个一线城市楼市了解到,春节临近,北京、深圳、广州住宅市场较为冷清;而在信贷发力、新房集中供应、学区房刚需支撑下,上海住宅市场热度相对较高。易居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23日,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04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0%,同比下跌28%。

  上海证券报

头版

  专家:A股政策面资金面均有支撑不宜对市场下跌反应过度

  A股昨日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交投较为低迷,三大指数低开低走,跌幅均超过2%,沪指收盘失守3500点。对此,市场专家分析认为,不宜对股市下跌反应过度,当前A股在政策面、资金面均有较为坚实的支撑,经济“稳增长”态势明确,春季行情仍值得期待。不少机构也预计,“市场底”正渐行渐近。

要闻

  能源央企:吹响冲锋号,“绿色发展”跑进“双碳”时代

  新年伊始,能源央企已经吹响了“双碳”的冲锋号——国家能源集团参与研发的国内首套3兆瓦风机国产主控系统正式投运、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中海油打造的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投运……记者梳理能源央企的年度工作会议发现,绿色成为今年各大能源央企的工作主色调,重点清洁能源布局和绿色低碳转型。

  基金新进重仓股浮出水面三大行业获青睐

  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刚刚披露完毕,基金新进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基金新进重仓股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投资品和信息技术行业。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基金新进重仓股中,被多只基金持有且占流通股比例较高的“抱团股”,在当前震荡加剧的市场背景下,接下来跑赢市场的概率会大一些。

  证券时报

头版

  外围冲击A股回调机构称风险偏好修复反弹可期

  A股延续新年以来的回调走势。1月25日,上证指数跌2.58%,深成指跌2.83%,创业板指跌2.67%。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机构人士认为,短期外围市场成为扰动A股的最重要因素,无论是美联储加息还是地缘政治波动,都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冲击。但是不少机构认为,很多股票已进入业绩和估值较为匹配的区间,性价比逐步显现,而且政府还有很多稳增长的工具没有动用,当前位置不用恐慌。

要闻

  各地积极谋划促消费举措激发“买买买”活力

  202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万亿元,消费仍然是经济的“压舱石”,恢复和培育消费是稳增长的重要内容。据记者统计,2021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去年年初既定目标,其中有13个省区市社零增速水平高于12.5%的全国增速,国内消费稳步恢复。与此同时,截至1月25日,全国共有20个省区市公布了2022年社零总额增速目标,对比上年来看,多数为持平或下调。不过,地方也在积极谋划促消费举措。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智能家电下乡被频繁提及。

  真金白银多家公司推回购计划

  1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均遭重挫。当日盘后,多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开启护盘模式。据Wind数据,2022年以来,A股共有154家公司进行了回购操作,回购总金额58.71亿元。此外,新年第一个月,已有58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计划,目前正处于预案阶段。

  证券日报

头版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年内投资总额逾4.2万亿元

  为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多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据梳理,截至1月25日,各地合计集中开工5608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42150.3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集中开工,说明当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地区产业支持体系仍在高效、高速搭建中。同时,这也说明了市场资金的走向仍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进而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以更为长远的产业带动、城市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为根基。”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表示。

要闻

  北向资金月内持续“逆市”加仓保险股中国人保与新华保险最受青睐

  今年外资(文中“外资”指“北向资金”)持续加仓A股保险股。外资继今年1月上旬加仓保险股之后,1月中下旬又对其进行加仓。东方财富Chioce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外资对A股五大保险股的持股量较去年12月31日均出现较大增幅,其中对中国人保与新华保险的持股量大幅增长36%、21%。

  94家锂电池概念股2021年业绩预喜产业链上游企业忙“抢矿” 下游忙扩产

  据记者初步统计,截至1月25日收盘,共计100家锂电概念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有94家业绩预喜。1月25日,锂电巨头赣锋锂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全年净利润48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至436.76%。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赣锋锂业表示,伴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增加且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同时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