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积极财政政策将提升效能 政策安排超预期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不能因为今年赤字率安排较去年有所下降,就认为财政政策不积极。”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下调赤字率的同时,还能保持财政政策积极有为,主要是因为去年财政收入超预期,支出偏慢,财政有一定结余。同时,去年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有一部分利润要上缴,财政资源有所上升。再加上其他基金结余,比如去年土地收入比较高,综合财力有保障。预期今年财政收入还是比较正常增长,能保证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连续1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在拓展,实施方式在逐步丰富,效果在逐步完善。今年拟安排赤字率较2020和2021年均有所下降,专项债与去年持平,在历年中仍属于较高水平。但是考虑到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利润解决收支矛盾,实际财力增加,支出规模增加2万亿元以上,赤字率可以适当下降。今年尤其重视通过全面加强绩效管理以及与其他政策协同发力,提高效能,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提高。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的赤字率比去年降低0.4个百分点,一方面需要保证支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财力,配套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增加中央转移性支出的综合测算;另一方面从债务举借的长效机制考虑,需要平衡偿债支出压力与经济发展需要。2.8%的赤字率虽放缓了举债规模,但也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政府资金撬动引领作用的政策导向。

  “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与去年持平,是相对较高的新增规模,体现了财政政策加力支持稳投资、稳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配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做到政策靠前发力,今年已经提前下达1.46万亿元额度,专项债券发行节奏比去年明显加快。今年除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之外,新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领域。此外,还要通过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撬动更多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

  崔志娟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主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在建项目的后续融资,在“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协调机制下,专项债资金的使用进度明显提升,投资作用效果显现。在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带动作用依然非常重要,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的投放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对调结构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新基建的建设和传统基建的更新改造。

  对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杨成长表示,今年预计退税减税2.5万亿元,其中常规的减税降费1万亿元,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将大大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减税”,纳税人对“退税”的获得感、幸福感都更加直接和强烈,对于发挥好财税政策“稳增长”的作用也将更加有效。这对于对冲经济下行的“三重压力”,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看来,今年提出的退税减税规模远超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的运营负担,并且也对促进消费发挥作用。

  白彦锋认为,今年留抵退税政策将重点支持制造业,对于稳定我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何代欣表示,留抵退税对制造业的帮助,也会很快向其他产业和行业来传导,从而进一步稳定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链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