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行为金融学与人的决策有何联系?

经过上一节的描述,可能读者已经感觉到了笔者的倾向:我暂时没有否定任何一种分析手段。这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将因此失去很多因“鄙视技术分析而倒了胃口”的行业分析师的支持。但千万别在这里就为我着急,因为几分钟后,你会发现在关于金融市场分析这个问题上,笔者基本上站在人的对立面。这也是为何笔者要在这一节集中描述人的缺点。

至少到目前为止,金融市场的运行都或多或少的与人相关,投资者、分析师、投行业务保荐代表人。所以,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弱点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行为金融学,这是笔者几年前接触到的概念。它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应该知道的有两点:(1)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投资者假设现实中难以实现;(2)大量的“异象”与传统金融理论描述的完美市场相去甚远。

具体而言,最常见并让我们头疼的现象是“过度自信”。其实要明白这个理论并不难,书上总是会用驾车者对自我驾驶水平的评价来说明这一现象的存在。生活领域里“过度自信”往往不会给你带来太多损害,但是在投资领域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情。过度自信一般会出现在自已擅长的专业上,尤其是对于那些花费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行业专家们更是如此。投资者和分析师最容易犯错的就是关于预测公司的未来增长性和价格水平等问题。西格尔这位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向大家展示的增长率陷阱就是最好的例证了。不过,今天的个人投资者似乎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扑面而来的分析师的荐股。上镜率高的往往都是极度自信的人。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那别人要如何相信你呢?”暂时先不想那些迫于生计如此表现的人,就说大家都表里如一好了,这就是:典型的过度自信。对公司业务和盈利了如指掌(暂且,我们认为可以做到)与正确预测股票走势是两个概念。即便是公司的管理层,也不见得对自己公司的价值有准确的估计,那分析师有什么更多的优势来做到这一点?更别提市场所谓“合理”的估值中枢会因流动性情况而浮动,价格与价值的回归关系是否一定会在短期内得以体现,还有或多或少的非公开信息和金融骗术在某个晦暗的角落等着随时跑出来给大家惊喜。

然而,紧随而来更为棘手的是“羊群效应”。假设我们真的很好运,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当前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买入持有么?正常人肯定会有那么一刻迟疑:“难道就只有我发觉了这个被市场低估的股票,要知道市场有那么多的分析师、投资者,他们都没有发现?按照经典的理论,这是典型的地上有张100元钞票的逻辑。”正如你所预料的,此刻“羊群效应”开始出现——他人的行为偏差会影响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其实,到目前为止这个判断没有错,至少不应当因为这种所谓“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而感到有任何的不舒服。即便不谈论后面章节中关于内在价值是否可以被正确判断这个问题,单就“市场永远可以保持比你承受能力更久的非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不用感到迷惑。时刻提醒自己,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而且当你秉承这种思路的时候,你知道有伟大的凯恩斯站在你的身后。

更进一步的,如同其他大部分投资者一样,这只个股发生了亏损。此时,“损失厌恶"效应又出现了。我们惧怕、憎恨亏损,如果不是这样,《聪明投资者》一书不会在第20章的点评中出现一个一厢情愿的逻辑错乱的经典之笔:“首先,不要陷入亏损”。还有什么比这句话在投资实务中更没有用处且广泛流传的么?恐怕没有了。人性中,就是有那么几样东西难以对抗。是抹杀掉这些做到“理性”还是就这样面对这些弱点呢?或许,会有很多人建议你要选择“理性”,但这同时就意味着你将经常被痛苦折磨。

必须承认,笔者有意无意的跟大家走了一段典型的投资心路历程,这是绝大多数人要面对的两难选择。可是这整个过程有两个误导:首先,只要不选择使用虚无缥缈的价值投资理论,你可能会有办法摆脱这一切。西蒙斯曾经破天荒的做过一次有益的比较,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数量化的可行出路。其次,一个貌似更引人入胜的话题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压制本能”,这种柏拉图式的理性根本不符合大脑工作的原理。还是让我们回到刚刚的问题上来,看看究竟投资者能否摆脱这些讨厌的人性弱点成为“理性”的投资者吧。

读者如果有时间,应该读一下“HowWeDecide"这本书。即便很多诸如“多巴胺神经元”这类名词让笔者很头疼,但其要解释的决策过程还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战胜人性弱点,让理智指导我们决策”的思路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这也是我们在投资实务中最常听到的建议,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思考过程是需要情绪情感的,没有它我们很难做出决策。为什么股票市场让人如此着迷?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不确定性。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反应更为强烈,“多巴胺神经元总想探寻股市的变化规律”。尽管笔者不同意蒙塔古关于“多巴胺系统无限制的释放多巴胺,长久下来,会导致股票泡沫”的说法,但其讲述的“假想失误学习信号”却让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有切身的体会。非满仓的操作手段,就是会带来上涨时后悔没有满仓,下跌时正好相反的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群体现象极为重要,这至少说明某种程度上,人就应该如此。

“情绪脑专注于最必要的变量,而理性脑却可以关注更广泛的变量”,但显然忽略某种没有意义的情绪情感并不容易做到。更为棘手的是,依赖理性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因“思考过度”而“窒息”的危险(理解为电脑游戏中的延迟貌似更为形象)。再加上,大脑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先进。当处理多变量问题时,会出现类似于争抢有限“处理资源”的现象,所以这也在另一个层面向我们提示了信息最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锚定效应”描述的无关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意义深远。而更让我们头疼的是,一些貌似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也同样会在不好的方面影响决策。安德烈亚森的实验很有启发意义,麻省理工商学院的学生在信息缺乏与信息充裕的不同组别表现出的反常识结果让笔者着实惊讶了许久。因为,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一财经资讯爆炸式的呈现在眼前一而绝大部分人正用自已的财富来重复这个实验。与此同时,另一个沮丧的隐秘“惊喜”是,人不会自觉地发现自已受到这种影响。

别小看了上述这些似乎与投资决策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它给我们的投资逻辑带来以下几个不可回避的启示:(1)归根结底,人脑的判断也是一种广义的模式识别过程,不要与数据挖掘过不去,它至少要比大脑这个黑箱透明一点。(2)报告中常见的信息解读不一定有用,实际上为一次上涨或者下跌寻找理由也不表示下一次就能做得更好。(3)专家不见得可信,貌似符合逻辑的分析可能是大脑排斥难以支持直觉的信息后的结果。如果你碰到的专家总是回顾自己的正确历史就更要小心他的过度自信是否会毁了他的名声和你的资产。(4)经过这么多的信息判断、取舍,还能侥幸预测准确真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下一次进入大脑的信息究竟如何反应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听取专家意见在本质上还是个概率问题一无论专家以多么肯定的语气来为你答疑解惑。(5)基于这种判断,你可能会发觉完全信任专家不见得是个好主意。暂时相信专家70%吧,如果专家的准确率也是70%,我们突然变成了整个过程的胜率竟然不超过50%一扔硬币做的都比这一选择来的概率大不是么。

费了如此之大的力气来说明人的缺点原因何在?答案在于,这一广义的模式识别过程中,市场参与者本身就存在着各种不稳定因素,并在不同的环节产生影响。人并不可靠,无论是判断还是预测都是如此。把人当作一个不稳定因素并不过分,尽量降低人的影响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思路。当然,如果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投资思路,显然这些分析是不必要的。所以,在没有比较诸多投资方法之前,还是暂不要得出结论较为合适。

到此为止,关于投资决策应该了解的几个不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介绍完了。读者如果希望对行为金融学有更进一步的形象了解,可以翻开罗伯特·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