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亚洲金融发生了哪些事?具体时间是哪年?

1997年5月~1999年5月,上证A股指数从1510.17点下跌到1047.83点(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

1996年5月~1999年5月:GDP的同比增长率在1997年3季度降到了持续多;年的10%以下,最低到1998年2季度的7,2%,然后开始回升至1999年1季度的9.1%,然后再次下跌至1999年4季度的7.6%,1999年全年增长7.6%,2000年开始回头向上,全年增长8.4%,-直到2003年1季度才重新回到10%以上。

(1)货币:1997~1999年货币总量(M1)为34826万元、38954万元和45837万52元,分别同比增加22.13%、11.85%和17.67%,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波动较大,年复合增长率为14.72%,处于历史中值水平。

(2)固定收益类资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1997年9月为7.47%,1997年10月份开始下调到5.67%,1998年3月再次下调到5.22%,1998年7月再下调到4.77,1998年12月再下调到3.78%,1999年6月再下调到2.25%,从7.47%到2.25%,以4~6个月为节奏连续5次下调利率。


1997年5月~1999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从102.80下降到97.8%,负数几乎是持续到2003年初才开始彻底转正。所以,在1997年5月~1999年5月期间,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实际利率水平在4.67%~5.98%之间波动。

中国准货币总量从1997年5.4万亿增加到1999年7.18万亿,三年的增速分别为20.06%、16.99%、13.35%,增长速度由历史较高水平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3)房地产:1998年,在国家宣布从下半年起停止实物分房,逐步实行货币分房,本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规模尚很小。

(4)其他权益类投资:中国的投资率从1997年的36.699%缓缓下降到1999年的36.161%,保持在较低水平。

(5)商品投资:企业存货占GDP的比例出现快速下降,从1997年的4.902%下降到1999年的2.66%。

(6)跨境资佥流动:贸易顺差处于较低水平,外汇储备为负。

(7)股市:1997年5月~1999年5月,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大滑坡,市盈率上涨到55倍以上,随后逐步回落到40倍左右的水平。相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4.67%~5.98%的实际利率水平股市不具有吸引力,兼之市场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流人股市的资金十分有限,上证A股指数从1510.17点下跌到了1047.83点。

1999年5月~2001年6月,上证A股指数从1047.83点上涨到2245.43点1999年5月~2001年6月:GDP同比增长率从1999年1季度达到阶段高点9.1%,然后逐季下滑至1999年4季度的7.6%,2000年开始回暖,1季度达到9%,缓缓下滑到2001年3季度的8%。从年度数据来看,GDP增速在1999年到达底部(7.6%),之后就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持续上升。1999年的中国经济已经逐渐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人回升阶段,2000年和2001年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器8.4%、8.3%。

(1)货币: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1)增速在1998年达到一个历史低点后,于1999年迅速恢复至17.67%的水平,尽管随后又滑落至2001年的12.65%,但是总休来看,两年里从1999年的45837.3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59871.59亿元,年均增长击14.29%,处于历史中值水平。

(2)固定收益类资产: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从1999年6月到2002年2月,维持在2.25%的水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1999年5月~2001年6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大致保持在97.9%和101.7%之间波动。所以,在1999年5月~2001年6月期间,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在0.55%~4%的水平之间波动。同时,1999年,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

1999年.2000年中国淮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同比增长水平为13.35%、13.46%,处于1993年以来少见的低水平。

(3)房地产:房地产市场从行情清淡走向购销两旺,步入了房地产大牛市的初期,200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总量增速达到30%以上。但由于处于牛市初期,总体规模较小,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999年的4000亿元达到2001年的6245亿元,以2000年10万亿的GDP来计算,占到了约5%的水平。但相对于目前10%~15%的比例,仍属偏低。

(4)其他权益类投资:1999年5月~2001年6月,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经过了一个见底回升的过程,从1999年到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6.161%、35.284%、36.495%,整体处于1993年以来最低水平。

(5)商品投资:1999年~2001年期间企业存货占GDP的比例也经历了一个筑底的过程,三年的数据分别为2.66%、1.011%、1.848%,整体处于1993年以来最低水平.

(6)跨境资金流动:1996年1月~1997年5月期间,中国尚未加入WTO,贸易顺差处于较低水平,外汇储备为负。

(7)股市:1999~2001年,股市市盈率(TTM算法)处于高位,维持在40倍以上水平,但与在0.55%~4%之间波动的实际利率对比,股市仍有-定的吸引力。同时,为了刺激经济,1999年货币增长达到17.67%的增长率,而同时由于实业投资环境不菜佳以及通缩的存在,实业投资和企业库存都无法大量吸引资金。GDP、固定资产投资54比例和商品投资都在进行中的见底回升过程使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未来预期好转,兼之海外市场网络股暴涨的刺激,大量资金持续流人股市,造就了1999~2001年的大牛市。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