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华南粮食周报(5.5-5.7)

  摘要:稻米方面,节后地方储备粮投放量持续增加,价格稳中略跌,早籼稻局部地区需求回暖,竞价热度略有提升,中晚籼稻交易仍较低迷,行情走势稳中趋弱。

  小麦方面,由于印度小麦预期大幅减产,美国小麦主产区干旱天气形势令人担忧,全球小麦供应前景趋紧,叠加因素利好进口麦价格行情持续走强。

  一、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成交情况

  本周交易中心竞价销售交易成交情况如下:

  稻谷市场:地方储备粮投放节奏进一步加快,成交率稳步回升,价格稳中略跌,早籼稻竞价热度略有提升,中晚籼稻交易仍较低迷。其中,普通早籼稻成交均价2439.29元/吨,环比涨10元/吨,溢价幅度20-150元/吨,珠三角地区竞价较为激烈。对标来看,肇庆怀集成交价环比跌27元/吨;茂名电白销售底价由上周2480元/吨下调至2430元/吨继续遭遇流拍,地区性价格略有差异,总体稳中趋弱。早籼稻珍桂均价2861.31元/吨,环比跌39元/吨,竞价积极性不足,底价成交为主,广州地区交易相对活跃。以湛江为例,底价下调120元/吨,至2920元/吨仍遭遇流拍;广州从化下调底价80元/吨,至2820元/吨底价全部成交1360吨。惠州圆粒早籼二级稻和普通早籼二级稻均小幅溢价至2550元/吨、2422.39元/吨部分成交,溢价幅度20-70元/吨,普通稻环比略跌,圆粒稻高于普稻128元/吨,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阳江(20年产)三级中晚籼稻以底价2460元/吨部分成交;惠州(19年产)则以2650元/吨流拍。云浮晚籼三级稻下调底价20元/吨,至2480元/吨底价全部成交4999.94吨。五一节后,中晚籼稻粮源供应较为充足,市场价格走势以平稳为主;早稻行情延续稳中趋弱的态势,但局部地区需求回暖竞价积极性略有提升。

  小麦市场:投放量大减,仅1场进口加拿大红春麦销售,均价3585.95元/吨,较上周英德二级进口麦成交价提高3%,大幅溢价106元/吨成交13100吨,其中最高溢价至3630元/吨,创本中心近年新高。由于印度小麦预期大幅减产,美国小麦主产区干旱天气形势令人担忧,全球小麦供应前景趋紧,叠加因素利好进口麦价格行情持续走强。

  二、华南稻谷价格指数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信息部

  (1)本周无稻谷竞价采购交易。华南稻谷采购价格周指数报178.78,环比持平;经可比性调整后的价格是2910.00元/吨,环比持平。

  (2)华南稻谷销售价格周指数报174.73,环比升0.93%;经可比性调整后的价格是2488.31元/吨,环比涨22.92元/吨。

  三、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

  四、国际要闻

  5月6日,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4月平均为169.5点,与3月创下的最高纪录(自1990年以来)相比下降0.7点(0.4%)。国际粗粮价格在3月份飙升至历史新高水平后本月下跌1.8%,领跌的玉米价格降幅为3.0%,原因是正处于玉米收获季的阿根廷和巴西的季节性供应缓解了市场压力。世界高粱价格亦环比下跌0.4%,而供应紧张则推动大麦价格报涨2.5%。国际小麦价格本月上行,但仅略微上涨0.2%。乌克兰港口的持续封锁和对美国2022年作物状况的担忧延续了小麦价格的升势,然而印度出货量加大,俄罗斯的出口量高于预期,以及价格高企导致全球需求微幅受挫,其涨幅因而有所缓解。在亚洲各出口国本地需求旺盛、近东和中国买家采购以及美洲天气不利的共同作用下,国际大米价格4月实现环比上涨2.3%。

  5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较2016年首度公布这一《报告》时翻了一倍,创历史新高。4000万人中,超过50万人来自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南部、南苏丹和也门地区,这些地区的食物不安全程度已经达到紧急严重阶段,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避免民众饥饿和死亡。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指的是一个人无法获得确保生命的足够粮食。《报告》认为,造成当前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危机。《报告》指出,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以维持生计的人数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根源上解决粮食危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仅在危机发生后做出反应已无法解决问题。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及巴基斯坦部分地区近期遭遇超强热浪袭击,联合国气象专家称,这场热浪正在“考验人类生存极限”。此外,热浪引发的农作物减产、电力危机等连锁反应让“数百万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在被称为“印度面包篮子”的北部旁遮普邦,热浪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小麦因对热度敏感经不起高温,无法成熟,产量大跌。据新加坡新闻报道,专业人士估计印度的小麦产量将下跌约25%。印度政府已经开始担忧本土农产品的供应能力,并正在商讨限制小麦出口事宜。如果高温天气持续,巴基斯坦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也将下跌,将进一步引发相关产业链因缺少原料而减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难以估量。

  五、国内要闻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这项成果给出了肯定答案。葡萄糖和油脂是重要的粮食成分,通过催化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或者油脂,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众多,但成功案例非常罕见。自然界中粮食作物生长受季节、地域、气候的影响,此项研究完全实现人工可控,突破了众多外界条件限制。该成果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发表。

  六、国内和国际运费行情

  粮食运价大连/锦州—广州(5-6万)报57.00元/吨,周环比涨1.70元/吨。截止至5月6日,进口成本估算(中国北方港口到岸完税价):美豆(6月)5425.24元/吨,美豆(7月)5411.83元/吨;巴豆(6月)5439.42元/吨,巴豆(7月)5485.01元/吨;美玉米(6月)3235.02元/吨;美玉米(7月)3217.79元/吨。

  七、期货价格

  (1)国内行情

  截至5月6日,大商所粳米期货收盘报价3423元/吨,周环比持平。玉米期货收盘报价2991元/吨,周环比跌53元/吨。豆油期货收盘报价11112元/吨,周环比跌412元/吨。

  (2)国际行情

  截至5月6日,CBOT小麦期货收盘报价1109.5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涨54.50美分/蒲式耳。涨幅有所扩大,主要受印度大幅减产预期影响,全球小麦供应量进一步趋紧,加上美国小麦主产区天气形势令人担忧,刺激美麦走高。CBOT玉米期货收盘报价786.5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跌26.75美分/蒲式耳。冲高回落,主要因为技术抛盘涌现,打压价格,但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依然低温多雨,继续耽搁春播工作,加上邻池麦价飙升,预计美玉米价格仍然将在高位震荡。CBOT大豆期货收盘报价1624.7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跌60.25美分/蒲式耳。5月10日美豆触及近四周最低,受累于豆油下跌,以及担忧中国继续实施疫情封控措施将令美国大豆出口减少。不过,巴西大豆出口下滑,令人担忧全球供应,美豆价格回升。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4月出口大豆1157.5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611.49万吨下降28.17%。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作者:骆小慧;农产品集购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稿酬未付和其他任何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12-65716709#8012。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