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汇率期货价格的因素 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

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驱动变迁2020年,人民币汇率迎来了2015年开启双向波动以来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年。若按照中间价定价因素来对汇率波动进行分解,可以发现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从7.2持续升值至6.53的背后,主要驱动因素发生如下切换:美元下跌驱动(6~7月)→供求驱动(8~10月)→美元下跌和供求双驱动(11月)→美元下跌驱动(12月中上旬)。如果,我们再结合人民币汇率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表现来看,可以发现:11月下旬之后,尽管美元下跌再度成为人民币升值的主要驱动,但升值步伐已经开始放缓,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从95.83的高位回落。 那么,如何看待11月下旬后市场行情的微妙变化?结合最近市场表现以及新增信息不难看出:大选不确定性落地显著降低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疫苗进展顺利点燃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这一点从以原油和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以澳元和俄罗斯卢布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货币、以及发达和新兴国家权益市场均迎来大涨行情可以明显体现。也就意味着,如果说2020年,市场主要围绕“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展开。中国在疫情中的“先进先出”优势逐步演化为经济领先修复以及货币政策领先向正常化回归的“步调差”优势,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提供了重要支撑。那么,2020年年底,多只疫苗的出现,刺激了市场开始憧憬疫苗接种下全球经济走出泥淖步入复苏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市场交易的重点也将从“疫情冲击下谁控制得好”向“疫苗接种后全球逐步复苏”过渡。从这个角度看,这将使得中国在疫情控制中的比较优势相对削弱,抑制人民币未来的升值空间。这也是前文我们看到的,11月底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明中信期货研究|利率衍生品周报(汇率)4/13显放缓的主因。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逻辑将逐步从“先进先出优势+美元下跌”双驱动转为“美元下跌”单驱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汇率中枢可能继续抬升,但空间相对有限,波动维持高位。操作方面,短期购汇建议把握一季度窗口,结汇可关注市场波动带来的结汇机会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