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稀土行业专题报告(二)-国内稀土资源:天赋异禀 厚积薄发

  国内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均全球领先,品位较高,经过多年供给侧改革,我国稀土行业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约,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我国拥有完善的稀土全产业链布局,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国内稀土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夯实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龙头地位,新形势下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有望持续提升,稀土产业链发展步入快车道。

  稀土资源集中度高,中国储量、产量全球第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 亿吨,中国储量为4400 万吨,越南为2200 万吨,巴西为2100 万吨,俄罗斯为2100 万吨,四国总计占全球储量的86%;2021 年全球稀土产量为28 万吨,中国产量为16.8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全球稀土资源的集中度较高,中国产量、储量均为全球第一。

  国内稀土资源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夯实全球稀土龙头地位。根据相关稀土集团、公司公告及各省份自然资源厅公布信息,截至2021 年国内约有86 座稀土矿山,其中19 座稀土矿或已进入量产阶段,59 座稀土矿拥有采矿证,8 个矿山在勘察阶段,其中多个矿山的探矿证转采矿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持续夯实我国的全球稀土龙头地位。

  国内稀土产业链完善,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上世纪70 年代末,我国稀土产量约1000 吨,1988 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近3 万吨,超过美国1984 年的历史最高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自此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水平领先全球并延续至今。我国稀土资源整体呈“北轻南重”的格局,其中重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当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布局,冶炼分离环节专利数量全球第一,新形势下国内稀土全产业链战略价值或持续提升。

  新能源等下游需求提振,稀土产业链发展步入黄金时代。全球环保政策及国内“双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力发电、变频空调、消费电子、轨道交通及工业机器人等各个领域或将持续高速发展。我们预计2030 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分别拉动6、7.8 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 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36 万吨以上,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长期高速发展态势,稀土全产业链或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1。

  稀土供给或刚性增长,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全球多个经济体相继出台政策将稀土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我国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受到严格管控,由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每年分两批下达开采指标。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适度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科学调控开采、冶炼分离规模,产量增长幅度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密切相关。我们预计稀土生产和冶炼分离指标或以20-30%的年均增速按需投放,海外供给扰动有限,稀土行业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不及预期;海外产能扩张超预期;稀土价格波动;稀土开采、冶炼分类指标超预期。

  投资策略:国内稀土产业链完善、资源储量大、品位较高,随着新能源等新兴下游需求持续高增,稀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国内稀土产业链利润或持续释放,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重点关注稀土永磁板块:宁波韵升、金力永磁、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大地熊、英洛华、银河磁体;建议持续关注稀土上游资源板块: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厦门钨业、广晟有色、包钢股份;建议关注稀土回收板块:华宏科技。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