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稀土行业供需缺口或将扩大 “稀土航母”持续推进重组整合

  1月20日晚间,五矿稀土公告,五矿股份将其持有的五矿稀土16.1%股份、五矿股份全资子公司五矿有色控股将其持有的五矿稀土集团(持有五矿稀土23.98%股份)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稀土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40.08%股份,公司控股股东依然为五矿稀土集团,实际控制人由中国五矿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对于本次收购的目的,五矿稀土表示,主要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专业化整合工作。

  “稀土航母”重组正在推进中

  根据五矿稀土此前公告,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铝集团、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政府等进行相关稀土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新设由国务院国资委控股的新公司——中国稀土集团,中铝集团持有的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中国五矿所属企业持有的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以及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持有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赣州中蓝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整体划入该新公司。

  中国稀土集团于2021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总部落户于江西赣州市,注册资金1亿元,中铝集团董事敖宏担任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五矿稀土董事长、董事刘雷云出任中国稀土集团总经理。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国资委持股31.21%股权,赣州稀土集团、中铝集团和中国五矿股份分别持股20.33%,有研科技集团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分别持股3.9%。

  截至目前,中国稀土集团尚未实际开展业务,也未设立下属企业。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重组方案,中国稀土集团拟通过划转方式取得中国稀有稀土47.18%股份、五矿稀土16.10%股份、五矿稀土集团100%股权、南方稀土集团94.49284%股权、中蓝稀土36%股权和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80%股权。

  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稀土集团将主要从事稀有稀土的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以及进出口贸易业务。1月20日,记者联系五矿稀土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暂时没有信息可透露。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院程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本次股权划转说明中国稀土集团重组迈出了实质性地一步,中国稀土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集中所有稀土资源,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安全目标和竞争目标,而不仅仅是考虑经济收益。

  此前,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也表示,要加快整合融合,深入推进稀土资产实质性重组,加快资源、资产和业务布局优化,发挥好1+1+1>3的“聚合效应”,推动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深度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强化产学研用深入融合,加快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引领我国稀土行业自主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统筹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拓展稀土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

  年初稀土供需缺口仍将维持

  回顾过去一年,稀土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上海有色网稀土产业分析师杨文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2021年国内稀土矿开采指标、冶炼指标均同比增长20%,但上游主流稀土产品氧化物、金属等产能尚不能匹配正在扩产的钕铁硼磁材产能以及终端需求。以氧化镨钕为例,2021年国内毛坯钕铁硼需求量突破20万吨,对氧化镨钕产生的需求量超过8万吨,而2021全年上游分离企业氧化镨钕产能约7万吨,稀土市场供需存在缺口,因此2021年稀土主流产品价格总体呈震荡上行趋势。

  今年这一行情还会延续下去吗?杨文华表示,进入2022年稀土上游供应持续紧张,首先是进口矿方面,缅甸境内疫情形势严峻,持矿商对于2022年第一季度关口开放情况持悲观态度,缅甸进口稀土矿惜售情绪浓厚。其次是废料方面同样供应紧张,钕铁硼废料占稀土上游氧化物供应的38%-40%,废料企业面临成本倒挂、废料现货难觅等问题,且部分废料企业春节后进行常规停产检修,2月份废料供应或将降低20%-30%。

  因此,在节后国内开采稀土矿供应端尚未得以补充,而进口稀土矿、钕铁硼废料供应端收紧的情况下,预计2月份稀土市场供需缺口扩大,部分企业对于节后行情预期看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