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策略周报:用通胀战胜通胀

  受到地缘政治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以及疫情扰动下恢复缓慢的全球供应链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开始逐步正视今年所要面临的通胀风险。美国1月CPI同比达到7.5%,创下40年来的新高;欧元区1月CPI同比达5.1%,再创历史新高。本应下半年展开的通胀交易可能已经拉开帷幕。

  而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虽然市场仍然存在较多分歧,但是今年上半年宽信用仍然是最具确定性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市场仍然需要耐心等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验证,这可能是当前市场阶段性底部出现的必要条件。对于当前的市场而言,从我们跟踪的市场情绪指标来看,市场已经从对于高估值股票的交易拥堵快速切换到对于低估值的股票的热捧。这样一个过程也能已经达到一个较为极致的水平,后续市场将逐步回归均衡。而在去年8月,我们也同样依靠这个指标提示了部分成长板块阶段性过热的风险。

  在当前环境下,盈利与通胀关系更加密切的消费(尤其是必选消费)有望成为占优风格。国内随着政策由宽货币到宽信用的推进,未来可以预期的宏观环境将是社融逐步企稳回升而利率震荡筑底,从金融周期视角来看,我们将其定义为“类过热”环境。历史上看,“类过热”环境下A股市场往往呈现宽幅震荡格局,这也是由于受益于信用环境改善的分子端和对于货币环境更敏感的分母端错配所引发。从结构上看,这一时期的市场风格往往是由高增长的成长逐步向增速更加稳健的消费切换;对于流动性敏感度适中,而盈利仍有一定弹性的中盘股更容易取得超额收益。

  “稳增长”政策导向下,消费K型分化的弥合值得期待。疫情以来,疫情后快速的流动性注入使得金融系统相对于实体经济恢复更为迅速,反映到收入层面是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快,也推动了可选消费品需求的修复更加猛烈,与之相对的是必须消费的恢复偏慢。参考历史类似情况,在货币政策逐步退出,财政接力的背景下,往往能看到的是消费分化缺口的弥合。

  通胀交易提前启动,配置通胀,交易宽信用。随着通胀交易的提前启动,我们认为投资者需要积极配置盈利与通胀高度相关,且受益于线下经济复苏的消费板块,尤其是必须消费品仍然是贯穿全年的配置主线,包括养殖业,种植业,食品加工,餐饮旅游,零售,纺服,中药,橡胶制品等。另外一方面,在今年快速轮动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遵循信用周期,积极参与在信用周期上行阶段盈利拐点出现概率较高行业的轮动性交易机会。此外耐心等待市场企稳后,业绩能够确定兑现的优质成长龙头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西部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