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晨报0217 | 社会服务、航空、金地集团、仕佳光子、零售

  【社会服务】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图谱

  关注四大投资主线:1)线下消费服务及餐饮旅游的供需改善及复苏,酒店推荐:君亭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酒店、首旅酒店、美股格林酒店;餐饮推荐:九毛九、同庆楼、海伦司;免税继续推荐中国中免;2)低估值改善。推荐重庆百货;电商板块推荐:美团、阿里巴巴;3)国货崛起。黄金珠宝板块推荐:周大福、潮宏基、周大生、迪阿股份;4)新兴消费服务高弹性个股,推荐:力合科创、行动教育。

  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能力面临:收入受损、消费场景受限,消费欲望低迷三重因素影响。①年轻的收入稳定性更低的群体,选择全面削减预算,全面节流;②更高年龄,收入更稳定的群体,削减出游、社交、美丽等场景受限的消费倾向性明显,而在黄金珠宝奢侈品以及子女教育/个人提升/家庭生活则有很强的支出刚性。③拥有更多的房产意味着远期财富效应抵不过眼前的现金流压力,挤出效应更明显。④生育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很大,0-3岁手忙脚乱的新手父母,以及2胎家庭的消费挤出效应非常明显,大量社交/出游/美丽以及爱好消费让位于子女教育与开支,消费呈现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的特征。

  收入和消费场景能在疫情受控后短期修复,消费欲望的缺乏是值得关注的长期问题。①高线城市/中高收入/年龄较大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欲望更低;而这部分群体收入水平受到的影响其实更小。这意味着调研样本中: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缺乏消费欲望,而有消费欲望的人群却在疫情期间消费能力受损;②消费欲望的低迷可以从两方面解释:1)宅家的生活习惯对消费欲望构成严重影响。疫情的旷日持久极大程度重塑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2)缺乏优质的差异化产品,是高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缺乏消费欲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长期处于一二线城市高强度的广告与消费主义刺激,消费阈值被明显提高,同质化的营销与产品很难激发高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并提高消费预期?短期工资提升,中长期差异化的优质供给。①越是收入受损严重者,对未来收入的恢复情况越悲观,扭转收入受损严重者的收入预期对提振消费很关键;②工资上涨对消费支出影响最直接,收入修复和消费能力恢复、消费场景恢复,都将带来脉冲式的消费恢复。③居民补偿式出游意愿并不高,整体对出境非常谨慎,但高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有更高的热情和兴趣。④上述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旅游内循环对国内目的地审美疲劳,同时也表明差异化优质供给依然有吸引力。

  风险提示:问卷调研对象、问题设置方式、问卷数量局限导致调研结果有偏,因此相关结论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消费服务: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图谱,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航空:节后客流恢复加快,大循环下盈利可期

  春运航空客流累计为2019年五成,近期票价小幅回落。根据交通部统计,春运前30天(1月17日-2月15日)全国旅客发送量(包含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同比增长33%,为2019年1/3,国内疫情与重大活动等导致春运出行需求受抑制。其中,航空客流春运前30天同比增长30%,为2019年同期51%,恢复程度高于整体,略低于铁路客流六成的恢复程度。春运前半段票价坚挺,节后票价小幅回落。考虑机队周转偏低,油价同比上升,预计航司短期经营压力仍将巨大。

  航空节后客流升至2019年六成,未来恢复有望加速。(1)节前(1月17日-30日):客流恢复五成,临近春节恢复加快。(2)节中(1月31日-2月6日):客流恢复降至四成,假期出游需求受抑制,前低后高。(3)节后(2月7日-15日):客流恢复升至六成。元宵节前后客流农历同比由正转负,我们认为或源于重大活动导致区域影响,预计本周后相关影响将消除。近日预售量增加,公商务将带动需求逐步恢复。

  “国内大循环”下盈利恢复可期,中期复苏确定。国君交运自2021年8月重点推荐航空板块,认为未来两年复苏趋势确定,并提出“国内大循环”航司仍有望率先恢复一定盈利能力的超预期逻辑。与市场基于抑制需求集中释放导致短期盈利不同,我们认为国内大循环下的盈利恢复具有可重复演绎的内在逻辑:(1)国内出行心理建设完成,一旦国内疫情形势恢复良好,国内需求将恢复增长,消化部分国际过剩运力。(2)国内市场盈利能力被显著低估。我们估算疫情前国内市场净利率超7%,过去四年票价市场化或进一步提升潜在净利率至10%以上。国内市场高盈利,意味着在承接过剩运力后,仍有望实现一定盈利能力。国际放开前,基本面仍有望阶段性超预期表现,催化长期盈利乐观预期。

  长期前景乐观,建议关注逆向时机。航空或许是资本市场长期偏见最大的行业,但事实上,却是过去三十年极少数出现过“超级周期”(景气持续达4-5年)的周期行业,2015-19年美国航空业持续高景气。国君交运2016年提出“中国航空超级周期”推测,至今我们仍维持乐观预期。需求端,中国航空消费渗透率极低,疫情未改需求结构与长期增长动能。供给端,中国航空业拥有周期行业最难得的长期供给瓶颈,空域瓶颈已凸显且将持续,“十四五”机队与时刻匹配度提升,叠加票价市场化,航网优秀的航司长期盈利将超预期上行。考虑短期业绩承压,且国际开放缓慢,建议关注逆向时机。维持中国国航H/A、中国东航H/A、南方航空H、中国航信H、春秋航空“增持”评级。

  险提示。疫情持续反复、政策、增发摊薄、油价汇率、安全事故。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节后客流恢复加快,大循环下盈利可期,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房地产】金地集团:利润率稳健改善,看估值修复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16.65元。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在于结转规模偏低,但四季度结转利润率继续改善,下调2021-2023年EPS为2.10/2.34/2.52元(原为2.37/2.66/3.13元),增速为-9%/ 11%/8%,考虑到2021年销售量价表现优异,维持目标价16.65元,现价对应2022年PE为4.7倍。

  虽结转营收略低于预期,但四季度利润率继续改善。1)拆分营业利润率看,2021年前三季度为11.8%,而Q4单季为16.2%,仍在改善中;2)营收比我们预计值略低6%,主要因公司竣工主要集中在四季度,由于行业波动及疫情影响了竣工节奏,该部分将体现在2022年。因此,我们认为公司仍在逐步走出利润率低点,后续业绩仍将改善。

  公司为2021年少数完成年初销售目标的房企,拿地亦稳步扩张。2021年完成销售额2867亿,同比增长18%,在TOP20中第2,完成年初销售目标的102%,好于同行。同时销售均价超过2万元/平,反映了良好的产品力及区位布局。公司全年投资强度40%,维持在合理偏扩展区间,高于可比公司,保障未来业绩的释放。

  融资渠道畅通,将平稳度过行业艰难期。公司负债率稳健,在行业融资大幅收缩时期,2021年12月发行中票15亿、2022年1月发行ABS7.9亿,且利率均只略高于4%,显示了公司良好的融资能力。我们预计公司将在行业出清中逆势胜出,是远期价值修复的良好标的。

  风险提示:市场超预期下行,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金地集团:利润率稳健改善,看估值修复,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通信】仕佳光子:Q4业绩超预期,芯片上量盈利改善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和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有源+无源芯片平台厂商,2021H2以来,芯片业务起量改善盈利明显,展现弹性好于预期,因此我们更新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50/1.24/1.90亿元(+30.77%/+4.70%/+1.11%),对应2021-2023年EPS 0.11/0.27/0.41元(+37.5%/+3.85%/+0.00%), 维持目标价18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超预期,Q4环比改善显著。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预计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21.28%,全年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32.71%,超过我们预期。单看Q4营收2.50亿元,环比Q3增长2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4亿元,接近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的90%,环比改善趋势显著。在全球FTTH建设加持下,PLC分路器芯片产品营收实现高速增长,高毛利的DFB激光器芯片从2021下半年逐渐起量。此外,随着海外200G模块迎来需求大年, AWG业务2021H2营收0.94亿元,环比2021H1增长89.59%,公司作为全球主要的200G AWG供应商有望直接受益,

  稀缺芯片平台级企业,芯片上量改善盈利水平。公司是典型的全流程IDM模式企业,早年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强强联合,在全球无源PLC分路器、数通AWG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有源领域公司具备外延、光栅等全流程核心制造能力,开发出2.5G、10G、25G、CW DFB全系列产品,并不断取得突破。在各场景需求高涨背景下,芯片上量将带来显著盈利弹性。

  催化剂:DFB芯片获得认证、200G 模块出货量高景气。

  风险提示:200G模块需求不急预期、DFB芯片认证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仕佳光子:Q4业绩超预期,芯片上量盈利改善,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零售】眼镜市场千亿规模,近视防控赛道加速崛起

  

  

  中国近视人群基数庞大催生千亿市场规模,龙头制造商份额较高但零售商较分散。1)中国视力问题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8.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8.2%,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2.7%,近视人群基数庞大;但镜片人均支出金额、人均购买量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国内树脂镜片产值到2025年望增至136.24亿元,按零售端计约545-681亿元,整镜市场规模望突破千亿元;3)国内镜片制造龙头份额较高,按销售额计CR5为64.6%(外资超50%),万新8.5%、明月6.1%位居三四(依视路、蔡司位居一二),按销量计CR5为51.7%,万新15.1%、明月10.4%位居一二;零售商份额较分散,宝岛、博士等居前。

  蔡司、依视路、豪雅为全球三大巨头,国内明月、万新等正加速崛起。1)蔡司、依视路均成立于19世纪中期,穿越超长周期印证眼镜/视光学是可选中的必选消费,依视路合并陆逊梯卡整体实力再上台阶,2020年营收1037亿元/净利润62亿元(均为人民币),蔡司营收107亿元(全集团超700亿元)/净利润9.8亿元;2)豪雅源自日本,创立于1941年,2020年营收规模达326亿元/净利润75亿元;3)国内明月、万新、康耐特等正加速崛起、国产望形成替代;明月镜片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产学研/全产业链/营销网络等优势突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亿元增9.8%,归母净利0.55亿元增46.4%。

  政策力度增强、技术升级推动近视防控发展提速,防控镜片或是最优细分赛道。1)近视防控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我们粗略测算国内整体市场规模约838亿元(基于在学假设、全部口径计算下约1361亿元);2)政策力度支持近视防控明显增强,三大赛道为角膜镜、防控镜片与低浓度阿托品,防控镜片从性价比、方便程度等角度看或是最优赛道,当前渗透率不足4%;3)龙头公司纷纷发力防控镜片,技术路径已从调节理论进至周边离焦再至微透镜,迭代升级仍在持续。

  多方角逐近视防控镜片市场,技术与性价比催化品牌心智建立,受益明月镜片、博士眼镜等。1)蔡司成长乐采用周边视力控制技术,第一代有效率达30%,正推进第二代;2)依视路、豪雅采用微透镜,有效率分别达67%、60%;3)内资品牌快速成长,明月轻松控采用高非球微透星控技术,微透镜数量更多且更耐磨,采用PMC超亮视物更清晰,更贴合国人需求,PRO价格较外资低25-30%;万新、康耐特、伟星等均推出各自产品。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近视防控赛道竞争日趋激烈,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商冲击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眼镜市场千亿规模,近视防控赛道加速崛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