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热点报告——棉花】不看好棉价高位上涨的持续性

走势评级:棉花:震荡

报告日期:2022年2月10日

★重要事件及影响

USDA2月报告如预期下调印度棉花产量预估,但下调美棉出口预估致使美棉期末库存预估抬升,对市场影响中性略偏空。

★基本面分析

国际海运及物流问题估计很难很快得到解决,一季度外盘或维持高位运行。东南亚纺织国供需紧张的状况可能在一季度持续,中国进口纱内外倒挂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

不过,21/22年度已过半,物流问题导致的供需错配将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后期USDA有下调21/22年度全球消费预估的可能;美棉整体装运进度远远落后,后续USDA报告仍可能继续下调21/22年度美棉出口预估、上调期末库存预估。此外,未来市场关注点将逐渐转向22/23年度棉花种植,棉粮比提升或令2022年美国及全球棉花扩种,下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前景转弱,但化肥等生产投入成本飙升,且目前美棉主产区得州干旱,令美新棉种植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需关注天气变化。

国内方面,郑棉继续上行面临的轧花厂套保压力也将增加;下游纺织企业正陆续复工复产,目前企业年后订单不足,纺织企业产品库存较高、原料库存偏低,年后3-4月是上半年的纺织旺季,下游对原料补库的需求预期下,一季度郑棉或将获得一定的支撑。但纺企生产陷入大幅亏损的状况并不支持棉价高位持续上行,目前企业心态较为谨慎,后市需关注订单情况。

内外盘一季度料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价格或难出现明显的下跌,但并不看好高位继续上行的空间及持续性,若天气回归正常,拐点或在二季度出现。

★风险提示

产地天气风险、产业政策风险(如收储)等。

1

USDA2月供需报告中性略偏空

USDA2月供需报告已于2月9日公布,由于物流问题致使美棉出口装运进度缓慢,报告小幅下调21/22年度美棉出口预估,致使期末库存预估小幅上调6.5万吨至76.2万吨,库销比预估提升至20.2%;同时,报告继续下调21/22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估10.8万吨至587.9万吨,全球棉花产量预估下调17.5万吨至2616.1万吨,并轻微上调全球消费预估4万吨至2709.1万吨,21/22年度全球棉花产需缺口预估拉大,期末库存下调15.3万吨至1835.5万吨,库销比预估随之下调至67.75%。

USDA2月报告如预期下调印度棉花产量预估,但下调美棉出口预估致使美棉期末库存预估抬升,对市场影响中性略偏空。2月9日,ICE棉花震荡小幅收低,其中3月合约下跌0.57%至126.43美分/磅;主力5月合约下跌0.19%至124.55美分/磅,整体仍保持高位坚挺的状态。

2

21/22年度美棉出口装运偏慢,后续USDA月度报告仍可能继续下调出口预估

过去几周美棉出口签约数据良好,过去四周的周度出口签约量在6-9万吨的中等偏高水平;周度出口装运量过去四周连续回升,截至1月27日当周大幅升至6.85万吨,尽管如此,也只是达到了往年中等水平。过去几周良好的出口形势为市场带来了利多影响。

但整体来看,截至1月27日,21/22年度美棉出口签约进度虽低于前两个年度,但持平于五年均值水平,签约进度相对正常;但由于美国供应链拥堵,美棉出口装运一再推迟,出口装运进度远远落后于前两个年度及五年均值水平,按目前的预估出口数据要想全部装运出去,周度出口装运量可能得达到9万吨左右,这明显是很难完成的,后续USDA报告仍有可能继续下调21/22年度美棉出口预估、上调期末库存预估,后续密切跟踪USDA每周四公布的周度出口数据情况。

3

后期USDA月度报告有下调21/22年度全球消费预估的可能

USDA2月供需报告预计21/22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增速虽放缓至2.8%,但绝对值已达2709.1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国际市场棉花供应链不畅的问题严重,出口国棉花装运的放缓,导致目的国纺织企业供应紧张,而被迫支付高溢价来采购现货,需求国棉花供应的短缺以及现货市场的高价将对消费形成抑制,USDA后期有下调21/22年度全球消费预估的可能。

4

需求或难支撑印棉的继续高涨,下年度预期大幅扩种

继USDA1月报告下调印度21/22年度棉花产量预估10.9万吨之后,USDA2月报告继续下调印棉产量预估10.8万吨至587.9万吨,印度棉花上市高峰期正逐渐过去,产量形势基本明朗,未来继续下调的空间可能有限。

1-2月份是印度棉花上市压力最大的时候,而本年度这个时期印度国内棉花价格却反季节性屡创新高,显示出该国供应紧张的状况,USDA2月报告中,21/22年度印棉库销比下调至31%,处于历史中等偏低水平。但目前的高棉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正在显现,印棉成为国际棉花资源中性价比最低的,而印棉纱价格同样缺乏竞争力,11月印度棉纱出口至中国量同比环比已双双大幅下滑。据悉,由于棉花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近日印度孟买工厂将棉纱售价提高了每公斤 3-5 卢比,但没有交易的配合。下游市场难以承受目前的高原料价格,同样的信号也反映在发达市场的新订单确认中。

此外,由于21/22年度印度籽棉交售价的高涨,农户植棉收益高于大豆、花生等作物,2022年印度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印度棉协CAI称,目前数据显示棉种预定订单同比激增50%-60%,这种强劲需求预计还将持续,并预测22/23年度10个植棉邦植棉面积将增加20%-25%。

5

未来市场关注点将逐渐转向北半球新棉种植

2月24-15日将举办USDA展望论坛,论坛将对22/23年度美国及全球棉花供需形势作出初步展望,3月底美棉种植意向报告将出台,未来市场关注点将逐渐转向22/23年度棉花种植。

棉粮比提升或令2022年美棉种植面积增加,但化肥等生产投入成本飙升将减少扩种压力,新棉扩种的幅度可能并不大,我们通过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美棉种植面积或增5%-8%。此外,目前美棉主产区得州干旱指数已飙升至高位,虽然现在还未到新棉种植期,但需警惕干旱若持续到4-5月份将影响到新作种植,后续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情况。

对于22/23年度,由于主产国棉花扩种的预期,而需求增速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预期进一步放缓,或回流至2700万吨以内,全球棉花供需前景转弱,这将令国际棉价高位涨势难续。

6

郑盘继续上涨面临套保压力将增加

根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的数据,截至1月27日,新疆棉花加工率98.1%,轧花厂销售进度28.1%,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17.7个百分点。显示出新疆轧花厂销售进度依旧大幅落后,库存压力及风险较大。随着期货盘面价格再度上行至22000元/吨一线左右,考虑到疆棉的品质升水,盘面已开始达到部分新疆轧花厂的成本线,继续上行面临的轧花厂套保压力也将增强。若外盘高位进一步上行或印度棉继续创新高带动郑棉继续上涨,则将带给新疆轧花厂更多套保机会,而随着轧花厂套保比例的增加,大量的棉花资源实际上是转移到了投机多头手中,真正进入到下游用棉企业的量预计很有限,随着货权的转移,皮棉高成本支撑作用也将减弱,如果迟迟得不到下游用棉企业采购需求的支持,随着合约交割的临近,期价下滑的风险或将加大。年初郑棉涨得越高,拐点的出现可能也会越早。

此外,从流通领域库存情况看,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数据,截至12月底,国内商业库存555.98万吨,同比增加26.71%,增幅5%,库存量为历史同期高位水平,由于2021年国储大量投放,流通领域库存累积。21/22年度中国国内棉花预计仍处于去库存的格局,但主要是国储库存的去化,而流通领域库存供应相对充裕。不过,国储库存极低,未来需关注国储政策动态。

7

下游纺织企业正陆续复工,关注年后新增订单情况

下游纺织企业正陆续复工复产,其中织厂复工进度相对偏慢,节后棉纱现货报价上调1000元/吨左右,但成交稀少,市场仍然以观望为主;国内棉花现货整体成交氛围也依旧冷清。目前织厂年后订单仍显不足,纺织企业产品库存较高、原料库存偏低,纺企棉纱生产仍处于大幅亏损的状况,年后3-4月份是上半年的纺织小旺季,若后续新增订单形势改善、产品库存有所消化,则企业可能增加对原料的补库,进而将对上游棉花有支撑作用;但若订单迟迟未能改善,下游企业对原料的采购仍将较为缓慢,则不支撑棉价的高位持续上行。目前企业心态较为谨慎,后市需密切关注订单情况。

8

总结展望

国际海运及物流问题令国际棉花供需错配,虽然美棉上周出口装运增加显示物流问题有所缓解,但估计很难很快得到解决,一季度国际现货需求旺盛、现货高溢价情况或难改,这将支撑期价价格维持高位。东南亚纺织国供需紧张的状况可能在一季度持续,中国进口纱内外倒挂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

不过,时间上,目前21/22年度已过半,物流问题导致供需错配,将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后期USDA有下调21/22年度全球消费预估的可能;美棉整体装运进度远远落后,后期USDA可能将继续下调,后续USDA报告仍有可能继续下调21/22年度美棉出口预估、上调期末库存预估。此外,未来市场关注点将逐渐转向22/23年度棉花种植,棉粮比提升或令2022年美国及全球棉花扩种,22/23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前景转弱,但化肥等生产投入成本飙升,且目前美棉主产区得州干旱,令美新棉种植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需密切关注天气情况。

国内方面,随着期货盘面价格再度上行至22000元/吨一线左右,考虑到疆棉的品质升水,盘面已达到了新疆部分轧花厂的成本线,继续上行面临的轧花厂套保压力也将增强。下游纺织企业正陆续复工复产,目前织厂年后订单仍显不足,纺织企业产品库存较高、原料库存偏低,年后3-4月份是上半年的纺织小旺季,企业对原料补库需求预期或将对一季度郑棉提供一定的支撑。但纺企生产陷入大幅亏损的状况并不支撑棉价的高位持续上行,目前企业心态较为谨慎,后市需密切关注订单情况。

综合来看,内外盘一季度料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价格或难出现明显的下跌,但并不看好高位继续上行的空间及持续性,若天气正常,拐点或在二季度出现。

天气风险、美国加息节奏慢于预期、产业政策风险(如收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令原油高位继续上涨等。

方慧玲资深分析师(农产品)

从业资格号:F3039861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