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宏观经济研究:德国“债务刹车”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借鉴

  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承担巨额战争赔付,德国政府选择禁止举债平衡预算;1949 年,德国基本法对财政立法,债务方面延续“禁止举债”;70年代后,受石油危机影响,德国基本法开始允许政府举债,此后德国公共债务持续增加,2008 年开始德国债务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的增长水平,为控制政府债务持续性增长,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于2009 年6 月11 日制定并通过了《新债务限额》法案。

  “债务刹车”条款在2009 年7 月被正式写入德国宪法,条款规定自2016 年起,排除经济周期引起的赤字,德国结构性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0.35%。联邦政府从2016 年起,各州从2020 年起,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再新增任何债务。“债务刹车”于2011 年正式实施:实现各州债务均衡化;建立债务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债务超标惩戒机制。

  德国通过“债务刹车”,一方面,政府公共债务占比稳步降低,负债率逐年下降,整个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也呈波动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债务刹车”促使政府财政收支由亏转盈,2014 年,德国首次迎来财政“黑字”。

  施罗德政府推行的传统福利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改革促使德国劳动力成本增长率远低于同期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德国进出口净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出口成为德国“债务刹车”期间拉动经济增速的有力武器,为2011 年正式实施“债务刹车”提供了稳健的财政政策支持。

  中国近年来宏观杠杆率、政府负债率攀升,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过去十年的“债务刹车”经验。合理有效控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摆脱对债务的依赖、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再次失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文章来源:长城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