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继续上行动力不足 生猪期货涨势逐渐放缓-生猪期货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走势跌宕起伏。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均价为13.76元/公斤,从1月份第3周的36.01元/公斤起,已连续22周下跌,累计跌幅达62%。6月份第4周,全国猪肉价格为24.60元/公斤,较1月份第3周下跌29.62元/公斤,累计跌幅达54.6%。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1.57/公斤,猪肉价格已近腰斩。

卓创分析师朱泽坤表示,猪肉供需两端不匹配是导致猪价不断下探的主要原因。供给端方面,国内生猪产能恢复良好,前期压栏惜售的大规格肥猪集中出栏,生猪供应充足,但是需求端仍旧疲软,且高温天气下终端对肥白条消化欠佳,加上低价货源不断冲击市场,导致猪价不断下调。

6月28日,据市场消息称,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现货市场上看,上周末猪价报复性暴涨,市场炒作氛围强烈,养殖户挺价坚决,二次育肥客户入场,而标猪猪源较缺,屠企收猪有些困难,养殖户、屠企均多次调价,致使猪价涨幅空前。但近两日猪价重启跌势,市场盼涨情绪未明显减退,终端需求跟进有限,白条价格大涨后限制猪肉消费;现阶段猪价受养殖户主观情绪影响大,北方散户仍有惜售抗价,猪价仍有小涨苗头,且国家即将启动收储,猪价受此提振跌速或放缓。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期货市场上看,周二(6月29日)涨势放缓,截至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手涨1.18%,报19240元/吨。另据数据显示,生猪期货缺乏增仓增量配合,继续上行动力略显不足。那么猪价回暖是探底回升还是昙花一现?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近期生猪期货价格反弹,主要是产能去化预期增强,现货价格持续达到触发一级预警的水平,市场预期国家会启动收储,市场信心恢复。

金信期货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探底后会有所回升,生猪期货价格将维持近强远弱格局。不过由于2019年下半年到2021年一季度,生猪养殖利润丰厚,这使得整个产业对于价格下跌的容忍度提高。如果猪价持续低位,将倒逼产业出现部分能繁母猪产能的退出。但考虑到消费的季节性以及冻品库存高企,多因素共振推动猪价回升的最佳时间点或许还在9月底以后。

短期因为生猪体重数据依然偏高,价格有反复的可能,后期若体重降低叠加肥猪出栏量下降,价格的季节性上涨仍可能会出现。期货方面,生猪期货9月合约价格与现货的基差逐渐收窄,但现阶段期货仍升水现货。因为9月合约是离交割最近的合约,因此在现货反弹幅度不及预期或者落空的情况下,期货会继续以去升水的逻辑交易,因此期货价格还要等待现货价格的验证。

而对于最近三天的猪价反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近期猪价已经跌至阶段性低位,在猪价止跌企稳时,资本助长猪价超预期反弹,背离了猪肉供需基本面。在猪肉供给充裕的前提下,最近几天的猪价上涨不具备持续性,短期上涨后猪价将会面临回调。

在2021年在产能稳定恢复的背景下,猪价恐难因一轮收储便成功筑底,收储工作仍将与下半年的需求增长表现相辅相成,起到支撑猪价的作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7.6%,有关方面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向合理水平回归。

综上所述,按照以往(2017、2018年)收储前后的猪价走势,后续在启动第一轮收储后,猪价并不一定就能快速反弹。当前行情持续低迷,猪价回暖或仍需多次收储才可能有效支撑,这也得进一步观察市场三季度的基本面情况。如此看来,6月底至7月中旬猪价仍大概率维持阶段性低位盘整,且南方地区市场成交仍以大猪为主,收储工作短时间内或较难有效提振市场,猪价向下调整仍有空间。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