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策略专题报告:信用企稳但市场偏弱 A股的症结在哪?

  报告摘要:

  A股的症结在成长股。(1)A 股的赚钱效应关键在成长股: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 年以来,A 股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与成长风格指数的涨跌幅高度一致;(2)成长股对大盘的影响加大:2016 年以来,以食品饮料、医药和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市值不断上行,“茅指数”和“宁指数”

  占沪深300 和创业板指的权重分别上升了30.84pcts 和43.68pcts。

  复盘历史,信用企稳对价值板块偏好,对成长板块推动需要配合当时的景气度和流动性。2005 年以来一共有过6 次信贷与社融连续企稳,呈现三个特征:(1)价值板块表现均较好,景气或盈利上行时成长板块也可能表现领先。除2015 年外,建筑、建材、金融地产等行业表现均靠前(多数在前10 甚至前5);而2015 年的TMT 与2020 年的新能源与医药主要得益于当时的景气上行和流动性充裕。(2)成长偏弱时市场趋势就偏弱:

  6 次企稳中4 次大盘指数后续有所上行;仅有2012 年与2019 年大盘后续回落,且跌幅较小,主要是当时成长板块景气度和流动性偏弱。(3)信贷结构不是核心因素:结构较差的2009 和2012 年,表现有强有弱。

  当前成长板块调整的症结在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1)成长产业中期调整受即期景气度影响要小于流动性的影响:首先,复盘历史,2010 年的智能手机、2018 年的白酒等成长行业的中期调整受当时国内流动性影响更大;其次,当前市场对成长景气度的担忧主要在于中长期,包括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回落、未来1-2 年的产能释放等。(2)当前流动性因素主要在于海外收紧预期:首先,当前电新、电子是外资重仓的板块,海外流动性收紧影响较大;其次,美联储收紧周期遵循“先稳就业,再保通胀”,当前高通胀已成主要矛盾;最后,当前成长调整结束的核心因素在于美国通胀预期是否见顶,主要观测油价以及美国房贷利率等。

  信用企稳提升增长和盈利预期,但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仍偏弱,短期继续震荡筑底。(1)信用相对盈利领先平均1 个季度左右,信用企稳和新冠特效药的批准有望提升增长和盈利预期。(2)海外通胀压力下流动性预期偏紧,国内流动性相对宽松;节后新发基金和情绪资金回流均偏弱,后续有较大上升空间。(3)海外流动性收紧和俄乌局势继续压制风险偏好,但情绪指标低位、全球防控放松消费可能复苏对市场仍有支撑。

  行业配置上,关注预期转好的大众消费、TMT,政策导向的新旧基建,以及调整后性价比较高的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其一,预期改善角度,关注防疫政策日趋科学精准而更多让位消费下受益的大众消费(旅游、酒店、航空、餐饮)、元宇宙催化的传媒、“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落地利好的计算机;其二,政策导向角度,基建托底经济下低估值建筑建材央企、新基建等值得关注;其三,估值性价比角度,关注景气度较高且近期调整幅度较大的中药、新能源中的材料等、半导体中的设备等。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超预期,经济修复、政策出台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东北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